第157章 以死正军纪_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
笔趣阁 >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 > 第157章 以死正军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7章 以死正军纪

  糜芳一窒,他们三人当中,就数他对荆襄战事最为关注,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。

  而且荆襄战事结束之前,糜芳还经常做噩梦。

  梦里边,身前是兵败被斩的关羽,身侧是忧恚自杀的兄长,时常让糜芳惊醒。

  以及还有一句怒骂:该开的门不开,该闭的门反开!

  直到听闻荆襄战事尘埃落定,江陵依然稳固,糜芳才好过了一点。

  刘封插入进来制止争端,并鼓励安慰道:

  “此去雍凉,正是建功立业之时!”

  “功绩显著,未尝不能洗涮罪耻。”

  马谡和糜芳一起畅想了一下,然后一起摇头。

  根本不敢奢望这个。

  能不拖累兄长就足够了!这是两人心内不约而同的想法。

  马谡的脸色也依然灰败:

  “雍凉之地,不是羌骑就是西凉骑兵,来去如风,冲阵自如。”

  “从汉中去雍凉唯有出祁山,然而此途无险可守,那祁山城出了名的易守难攻。”

  “而且陇山道也难守,若是交战时曹军再插一脚,我等有几个脑袋都不够曹兵砍的。”

  刘封摸了摸下巴,一脸若有所思:

  “幼常乃荆州人氏,竟如此了解北地?”

  至于马谡说的那些担忧,刘封也没放在心上。

  毕竟说实话他都不知道祁山在哪儿,也不知道陇山道是啥。

  马谡语塞,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解释。

  糜芳更是唯恐天下不乱道:

  “马幼常,原来你是在雍凉当的逃兵叛敌!”

  马谡气血上涌,当即怒骂:

  “去汝娘的投敌,老子在雍凉犯军规,领死以正军纪!”

  同时也瞬间反推出来前段时间糜芳的坐立难安的表现:

  “若是这么说,糜拖腿伱竟是在荆襄投了敌军?”

  一时间两个人都红着脸的,死死盯着对方,身上怒气勃发。

  刘封一脸迷惑:

  荆襄战事其间,这糜芳攻房陵不怯战,驻守房陵偶有懈怠,但无失大节。

  至于这马谡呢?被丢过来时是父亲在进攻秭归到江州一线,如何净扯到雍凉去了?

  但看着快要打起来的两人,刘封选择了最简单有效的做法:

  “军正何在?”

  片刻之后,看着各自被打了五军棍方才老实下来的二人,刘封面色冰冷:

  “汝辈,有事瞒着我?”

  马谡与糜芳对视一眼,但最终一起摇摇头:

  “此事不能说!”糜芳摸着屁股,但态度很坚决。

  “此中秘情,我二人若私传,既会连累兄长,也会招致身死。”

  马谡提了个折中的方案:

  “公子若欲知,宜寻张将军定夺。”

  公子这个称呼让刘封的好奇心陡然消退不少,沉吟了一下点点头,告诫道:

  “出雍凉或无比艰险,不可再生事端。”

  而在汉中,靠着相对富足的粮食,张飞也按捺下了心中对于良马的骚动,沉着的与庞统布置汉中的调兵。

  首先是五丈原要援兵马、增粮草。

  五丈原的士卒增至万人,并额外拨了一千张黄夫人改制的弩机。

  如此一来,即使长安的曹兵倾巢而出,魏延和霍峻两人也能据五丈原而守,不用退入褒斜道。

  毕竟荆襄也传来消息,徐晃被调了过去,按照如今曹军粮草刚刚续上但还不能说宽裕的情况,徐晃多半暂时没力气回来。

  如此能保证夏侯渊难以攻取陇山道,雍凉这地儿的事务可以关起门来征伐。

  其次就是尽调大军了。

  这方面来说张飞还挺惊喜的。

  即使在汉中人手紧缺的情况下,庞统还是坚持抽调了一队人手修缮祁山道。

  虽然工程上慢了点,但一直在修,如今半年过去,成效已经显现。

  道路还行的情况下,张飞与庞统一番商讨,最终调取两万五精卒,出陇山道入雍凉。

  庞统随军出征,法正坐守汉中,称得上是皆大欢喜。

  张飞早已对凉州大马垂涎不已。

  庞统则是下定决心,要冒一点风险,亲眼去看看这能够成为帝国命脉,还被后世称之为“工业矿都”的河西走廊,他要让后世说起来河西就想起来他庞统!

  法正也是喜滋滋的,自从投了玄德公麾下后,如今还不过一年,便可不做任何人副官,亲自督掌汉中,堪称神速。

  尤其如今汉中的百姓,不少都是从关中逃过来的,扶风人并不少。

  这也算半个衣锦还乡了,法正没什么不满意的。

  经过半个月的筹备,最后一批军械从成都运到后,大军也再次开拔。

  点将台上张飞磨刀霍霍:

  “雍凉广阔,再加上俺老张一个,想来应该也不会觉得挤!”

  庞统骑在马上回望送别的小姜维,笑着摆了摆手。

  回过头来,面色才略带一些愁苦:

  要不然,接下来两年以军务繁忙为由,干脆不回成都见孔明得了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